HOME> 礼包中心> 洗面奶推薦清單|快速連結

洗面奶推薦清單|快速連結

洗面是每日護膚程序最重要的第一步,但是洗面產品種類繁多,洗面奶邊隻好用?洗面奶洗面乳有咩分別?今次整合了10款香港消委會滿分好用的洗面奶推介清單,敏感肌、全家都適用,還有簡單的膚質測試、選購建議及拆解洗面奶迷思,幫助媽媽輕鬆找到最適合的洗面產品!

洗面奶推薦清單|快速連結

Photo from istock

為什麼洗面奶那麼重要? 洗面是護膚的第一步,洗面奶能有效清除臉上的污垢、油脂和空氣中的污染物,讓後續的保養品更容易被吸收。對媽媽來說,忙著湊B、做家務,加上潮濕天氣及空氣污染,皮膚容易出狀況,選對洗面奶能讓肌膚保持乾淨又水潤!而對小朋友來說,他們的皮膚更薄、更敏感,選擇溫和的洗面奶能避免刺激,養成良好的潔面習慣。

Photo from istock

簡單測試膚質,3步驟了解自己皮膚狀況 想買洗面奶,但不知道自己或小朋友的膚質?不妨試試這個簡單的在家測試膚質方法,3步驟就能知道自己的皮膚類型:

用溫和洗面產品清潔臉部,用毛巾輕輕印乾。

等待1小時,期間不要塗抹任何護膚品。

用乾淨的紙巾輕按額頭、雙頰、鼻子和下巴,觀察紙巾上的油脂和皮膚狀態:

膚質

膚況

一般皮膚

皮膚不油不乾,沒有光澤,紙巾沒油脂。

乾性皮膚

皮膚感覺緊繃,紙巾沒油脂,摸起來乾乾的。

油性皮膚

皮膚油光發亮,紙巾有明顯油脂。

混合性皮膚

額頭、鼻子、下巴油光,雙頰乾燥或正常,紙巾只有T字位有油脂。

敏感性皮膚

皮膚乾燥,容易刺痛或泛紅,清潔後可能有不適感。

*小提醒:小朋友的的皮膚通常偏敏感,容易因刺激性產品而泛紅或乾燥。做膚質測試時,可以幫小朋友一起檢查,確保選到溫和的洗面奶。

Photo from istock

不同膚質如何選擇洗面產品?媽媽須知貼士! 天氣變化和空氣污染容易導致皮膚問題,所以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洗面產品非常重要!特別是對於媽媽和小朋友,了解不同膚質的需求,才能溫和有效地清潔肌膚,維持健康膚況。以下是針對不同膚質的洗面產品選擇建議:

膚質

適合的洗面產品類型

推薦成分

乾性肌

乳霜型洗面乳,滋潤不緊繃

甘油、玻尿酸、維他命E

油性肌

泡沫型洗面奶或洗面啫喱,控油清爽

綠茶萃取、炭粉

混合性肌

溫和洗面奶或洗面乳,平衡水油

蘆薈、洋甘菊

敏感性肌

低敏無添加洗面乳或啫喱,弱酸性配方

洋甘菊、甘油、無香料配方

乾性肌:溫和保濕潔面 乾性肌膚洗面後容易感到緊繃不適。建議選擇質地滋潤的乳霜型洗面乳,能溫和清潔同時提供滋潤,洗後不會帶走過多水分。選擇含有玻尿酸、甘油或維他命E等保濕成分的產品效果更好。洗面後應立即塗抹保濕霜,幫助鎖住水分。

油性肌:控油深層潔面 油性肌膚容易出油、毛孔粗大。適合使用泡沫型洗面奶或洗面啫喱,特別是含有綠茶萃取或炭粉等成分的產品,有助於深層清潔T字區,達到控油清爽的效果。但是注意,避免使用清潔力過強的產品,以免過度刺激導致皮膚分泌更多油脂。

混合性肌:平衡區域潔面 香港大多數人屬於混合性肌膚,T字區容易出油,雙頰則可能偏乾。應選擇溫和的洗面奶或洗面乳,清潔時可以在T字區域稍加按摩,而雙頰部分則輕輕帶過即可。洗後應加強保濕,以維持肌膚的水油平衡。

敏感性肌:低刺激潔面 敏感性肌膚脆弱易受刺激,選擇產品時一定要小心!應挑選無酒精、無香料、低敏配方的洗面產品,弱酸性配方更溫和。含有洋甘菊、甘油等成分且無香料的產品是較好的選擇。洗面後應立即塗抹舒敏保濕乳液,以鎮靜和保護肌膚。

*小提醒:小朋友的皮膚屏障功能尚未發育完全,較為脆弱,建議選擇標示「低敏」或「適合全家使用」的產品,避免含SLS(月桂基硫酸鈉)或強烈起泡劑的洗面奶。另外,幫小朋友洗面時,應用溫水並輕柔按摩,避免過度清潔。

Photo from istock

洗面奶、洗面乳、洗面啫喱有什麼分別? 市面上洗面奶、洗面乳、洗面啫喱琳瑯滿目,到底有什麼不同?它們的主要差異在於質地、起泡程度、清潔力,適合的膚質也不同,以下帶媽媽們快速搞懂:

洗面奶

*通常指泡沫型潔面產品

洗面乳

洗面啫喱

磨砂型洗面奶

深層清潔

溫和保濕

清爽不黏膩

去角質神器

質地

多數為乳狀或膏狀,遇水搓揉後容易產生豐富泡沫。

呈乳液或乳霜狀,質地滋潤。

呈透明或半透明的啫喱狀。

含有細小的磨砂顆粒。

起泡程度

起泡能力較強。

通常不起泡或只產生少量泡沫。

起泡能力通常適中,泡沫量介於洗面奶和洗面乳之間。

主要功能是透過顆粒摩擦幫助去除皮膚表面的老廢角質和清潔毛孔。

清潔力

清潔力較強,能有效洗去皮膚表面的油脂和污垢。

清潔力較溫和。

清潔力適中,洗感清爽不油膩。

不適合每天使用,建議根據需要每週使用1~2次。

適合膚質

油性肌,特別是在容易出油的季節或需要較強清潔時使用。

乾性肌、敏感性肌及混合性肌中偏乾的區域。

性肌和混合性肌,特別適合喜歡清爽洗感的人。

角質層較厚、膚質粗糙或有黑頭困擾的人。

*簡單來說,洗面奶(泡沫型)清潔力較強,適合油性肌;洗面乳質地溫和保濕,適合乾性及敏感肌;洗面啫喱清爽適中,適合油性及混合肌;而磨砂型則是針對去角質的週期性產品。選擇哪一種洗面產品,應根據個人的膚質狀況和清潔偏好來決定。

Photo from istock

香港消委會5星高分洗面產品推薦~10款精選清單! 香港消委會曾針對市面上多達60款潔面產品進行評測,,檢測項目包括產品的化學成分、微生物測試和標籤資料,其中40款獲5星滿分評價,涵蓋不同價位,包括售價最高和最低的樣本,證明平價產品也有好用的優質選擇!以下整理了10款滿分好用的洗面產品,其中包括多款HK$100以下的推薦清單~

Shiseido 深層防禦潔面泡沫(Defend Beauty Deep Cleansing Foam) Photo from Shiseido

參考售價:HK$350/125ml

適合膚質:油性肌、混合肌,特別是T字部位容易出油者

含有微米粉末和皮脂吸收粉末,能深層潔淨,徹底清除污垢、老化細胞和氧化皮脂,同時鎖住皮膚水分。洗後清爽不乾燥,感覺絲滑透亮。含有甜菜萃取的三甲基甘氨酸,有助柔化皮膚~

Kiehl's 特效保濕潔面啫喱(Ultra Facial Cleanser) Photo from Kiehl's

參考售價:HK$225/150ml

適合膚質:中性肌、混合性肌、乾性肌

適合多種皮膚類型。含杏籽油、牛油果油和橄欖油等,富含維他命E,有助鞏固皮膚屏障。溫和清除多餘油分和化妝污垢,同時滋養皮膚,洗後不繃緊,有助煥亮暗沉,並能平衡皮膚酸鹼度,保護天然油脂。

The Body Shop 維他命E溫和補濕潔面乳(Vitamin E Gentle Facial Wash) Photo from The Body Shop

參考售價:HK$189/125ml

適合膚質:乾性肌、中性肌、敏感肌,強調天然溫和的媽媽適用

含有95%天然成分,包括維他命E、透明質酸和小麥胚芽油,並加入加納社群公平貿易乳木果油。潔面同時深層補水,泡沫絲滑,洗後不繃緊,皮膚柔滑清爽,包裝更可回收。

Curél 豐盈泡沫潔面乳(Foaming wash) Photo from 萬寧

參考售價:HK$150/150ml

適合膚質:敏感肌、乾燥肌,全家適用

升級配方帶來細滑豐盈泡沫,無需搓揉可直接使用。溫和清除油脂污垢,減少皮膚刺激,能保護皮膚的天然保濕元素「細胞間脂質(Ceramide)」,提升皮膚防禦力,洗後不乾燥柔嫩。

Cetaphil 溫和潔膚露(Gentle Skin Cleanser) Photo from Cetaphil

參考售價:HK$126/500ml

適合膚質:敏感肌、乾燥肌,全家適用

經皮膚科醫生推薦,無香料、低致敏。含有甘油、維他命B5和B3。質地溫和,可用於臉部和全身,支援乾洗或濕洗。清潔同時保濕,洗後皮膚不乾燥,保持健康狀態。

屈臣氏 Collagen by Watsons 骨膠原水潤平衡潔顏泡 Photo from Watsons

參考售價:HK$89/125ml

適合膚質:中性肌、混合性肌、乾燥肌,追求保濕彈性效果的媽媽適用

加入創新的純素膠原蛋白「Collume」(據稱比傳統魚膠原蛋白強20倍)。溫和潔淨同時提升皮膚保濕和彈性,清除污垢和多餘油脂,洗後皮膚柔嫩透亮不繃緊。

Physiogel 全天候水分修復系列-溫和潔面乳(Daily Moisture Therapy Dermo-Cleanser) Photo from Physiogel

參考售價:HK$86/150ml;HK$242/500ml

適合膚質:敏感肌、乾燥肌,嬰幼兒適用

採用無皂低敏配方,溫和清潔不刺激,有助平衡皮膚pH值,減少乾燥敏感。含溫和清潔因子SCI,洗後皮膚水嫩柔軟不繃緊。不含色素,成人及兒童均適用,特別是敏感肌和乾燥肌。

Neutrogena 深層淨化洗面乳(Deep Clean Gentle Foaming Cleanser) Photo from Neutrogena

Photo from Watsons

參考售價:HK$57/120g(新版)

適合膚質:中性肌、油性肌、混合性肌,強調溫和深層清潔的媽媽適用

採用pH弱酸親膚配方(pH6.3~6.8),溫和清除99%的污垢、PM2.5微塵和多餘油脂。泡沫細緻,深入毛孔潔淨不傷肌。含2.5%透明質酸和8%胺基酸潔淨因子,具保濕滋養效果,洗後不繃緊,有助保護皮膚屏障。Neutrogena推出新版本,除了功效升級,包裝也不同!

Bioré 溫和水嫩洗面膏 Photo from 萬寧

參考售價:HK$38.90/100g

適合膚質:中性肌、混合性肌、油性肌,追求保濕不乾繃的媽媽適用

採用日本淨肌鎖水技術,泡沫細滑,能深入毛孔清除油脂污垢。溫和潔淨,能保持皮膚pH值,洗後不乾繃,同時高效保濕,有助改善膚質。

無印良品 Muji 溫和潔面乳 Photo from 無印良品 Muji

參考售價:HK$22/100g;HK$42/200g

適合膚質:敏感肌、乾性肌、中性肌

性價比高!加入天然杏桃汁、桃葉精華和柑橘果汁精華,溫和潔淨同時滋潤皮膚,洗後不乾燥。無香料、無礦物油、無色素、無酒精,成分簡單溫和,敏感肌適用。

消委會選用洗面產品4大建議 香港消委會除了對市售產品進行評測,也提供了選購和使用洗面產品的實用建議,幫助消費者作出更明智的選擇並正確使用,降低踩雷機率!

查看標籤,嚴選成分 仔細閱讀產品成分表,盡量避免含有酒精、香料或其他已知致敏成分的產品。特別是對於敏感性肌媽媽或小朋友,建議優先選擇標示「低敏」或「無添加」的產品,以降低刺激風險。

先卸妝再洗面 如果日常有化妝或使用具有防水效果的防曬產品,應先使用專門的卸妝產品徹底卸除彩妝及防曬。之後再使用洗面產品進行清潔,這樣能更有效地去除毛孔中的殘留物,確保肌膚徹底潔淨。

注意酸鹼值 洗面產品的酸鹼值(pH值)對皮膚有影響。酸鹼值過高的產品可能洗去過多皮膚天然油脂,導致皮膚乾燥或引起刺激,特別是對敏感性肌。建議選擇弱酸性(pH5.5~6.5)的洗面產品,更接近皮膚正常的生理環境,對皮膚相對溫和。

洗面後保濕及日間防曬 洗面後皮膚的水分容易流失,應立即塗抹保濕產品(如保濕霜或乳液),幫助鎖住水分,維持皮膚的濕潤度。白天外出前,無論成人或小朋友,都要塗抹適當的防曬產品,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的傷害。

Photo from istock

洗面後緊繃不舒服?3個方法讓肌膚水潤不乾繃! 洗面後覺得皮膚緊繃,像被「拉緊」一樣?可能是洗面產品太刺激或後續保濕沒做好,可以試試調整洗面習慣和後續護理步驟。以下是3個可以快速改善緊繃感的簡單方法:

用溫水洗面 水溫不要太冷或太熱,控制在30~35°C(微溫觸感)最佳,能溫和清潔,同時保護肌膚天然屏障。

換用溫和洗面產品 挑選不含酒精、香料的弱酸性洗面產品(pH值5.5~6.5),最好有「低敏」或「無添加」標示,減少對皮膚的刺激。

洗面後立即保濕 洗面後30秒到1分鐘內,馬上塗抹保濕乳液或面霜,含玻尿酸或甘油的產品,補水效果更好!

Photo from shutterstock

5大洗面奶迷思大破解! 迷思1:泡沫愈多,洗得愈乾淨?

泡沫多不等於洗得乾淨!泡沫豐富的洗面奶清潔力強,適合油性肌或潮濕天氣,但對敏感肌或乾性肌可能太刺激,容易洗掉肌膚天然油脂。

迷思2:洗面後皮膚緊繃才算乾淨?

大錯特錯!洗面後感覺緊繃,代表洗面產品過於刺激,將肌膚的保護層都洗掉了,長久下來可能引發乾燥或敏感。

迷思3:一天洗面多次才乾淨?

真相:過度清潔傷皮膚!空氣污染再嚴重,早晚各洗一次臉就夠。洗太多次反而會破壞肌膚屏障,導致乾燥、敏感,特別是影響小朋友的幼嫩肌膚。

迷思4:貴的洗面奶一定更好?

價格不等於效果!消委會測試顯示,不少平價洗面奶表現不輸大牌,關鍵在於成分和是否適合膚質。

迷思5:用熱水洗面可以打開毛孔,冷水可以收縮毛孔?

毛孔本身不具備肌肉,不會因水溫而物理性地「打開」或「收縮」。過熱的水會傷害皮膚,洗去過多天然油脂;過冷的水則不利於溶解污垢。使用溫水洗面是最適合。

Photo from istock

延伸閱讀:

媽媽超強保濕神器!透明質酸功效、用法、副作用一覽!與玻尿酸分別?告別乾荒肌!

延伸閱讀:

【臉部去角質】一文搞懂方法、步驟、產品推薦、迷思!多久一次?媽媽省時透亮肌秘訣!

Text:Mami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