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海市》是一首由歌手刀郎创作并演唱的新歌,于2023年7月25日在网上发布。这首歌以一种隐喻的方式,讽刺了音乐界的一些现象和人物,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和猜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歌词中出现的四个动物形象,分别是“一丘河”、“那又鸟”、“马户”和“公公”。网友们纷纷推测这四个动物分别代表了四位音乐节目的导师,即那英、杨坤、汪峰和高晓松。这四位导师都曾经与刀郎有过交集或冲突,被认为是刀郎的“死敌”。
那英是《中国好声音》的常驻导师,曾经在节目中否定了刀郎的音乐风格和审美观点,甚至嘲讽他的歌只适合给农民听。杨坤是《天赐的声音》的常驻导师,曾经在节目中对刀郎不屑一顾,认为他没有资格参与音乐竞赛。汪峰是《中国新歌声》的常驻导师,曾经在节目中对刀郎表示不满,认为他的出名就像是给流行音乐下葬。高晓松是《我想和你唱》的常驻导师,曾经在节目中对刀郎表示轻蔑,认为他的专辑只配进自家垃圾桶。
这四位导师都被刀郎用动物形象暗讽,其中“一丘河”指的是“一窝蜂”,暗指那英喜欢跟风和炒作;“那又鸟”指的是“鸵鸟”,暗指杨坤喜欢逃避和装聋作哑;“马户”指的是“驴”,暗指汪峰喜欢倔强和自大;“公公”指的是“公狗”,暗指高晓松喜欢拍马屁和卖国求荣。
这首歌一经发布,就引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围观并留言评论,有人支持刀郎的勇气和才华,有人批评刀郎的无理和恶意。这首歌也登上了各大音乐平台和社交媒体的热搜榜单,成为了当下最火爆的话题之一。而这四位导师也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他们的社交账号被网友们攻占,评论区被各种吐槽和调侃充斥。
然而,在这场风波中,只有高晓松率先出面回应了这首歌。他在最新发布的视频中表示,他很喜欢刀郎的音乐,并不介意被他讽刺。他还以幽默的方式问了网友们一个问题:“我到底是歌里哪个动物啊?”他自嘲地说,他在歌词中找不到自己的角色,也不知道刀郎是怎么想的。他还请求网友们帮助他解答这个谜题,让他明白自己的位置。
这个视频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有人认为高晓松的回应很机智和幽默,展现了他的风度和气度。有人认为高晓松的回应很虚伪和可笑,暴露了他的无知和无耻。有人认为高晓松的回应很无聊和无趣,证明了他的无能和无用。总之,网友们对高晓松的态度各不相同,有赞扬有批评有嘲笑。
那么,高晓松为什么要出面回应这首歌呢?他是真的喜欢刀郎的音乐,还是想借此蹭热度呢?他是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哪个动物,还是故意装傻呢?他是想与刀郎和解,还是想与刀郎对抗呢?这些问题都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只能根据高晓松的过去和现在来分析。
高晓松是一个有着复杂身份和经历的人。他曾经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后来退学进入北京电影学院。他曾经是一名音乐人,创作了《同桌的你》等经典歌曲。他曾经是一名电影导演,拍摄了《那时花开》等爱情电影。他曾经是一名脱口秀主持人,主持了《晓说》等节目。他曾经是阿里音乐的董事长,出任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他现在是一名美籍华人,常年居住在美国。
高晓松是一个有着鲜明个性和观点的人。他喜欢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不管是否正确或合适。他喜欢挑战权威和传统,不管是否合理或必要。他喜欢表现自己的才华和风格,不管是否受欢迎或认可。他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和讨论,不管是否正面或负面。
高晓松是一个有着争议和麻烦的人。他曾经因为酒驾被警察逮捕,并试图用美国护照逃避法律责任。他曾经因为在节目中说出一些错误或敏感的言论而被网友们批评和抵制。他曾经因为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一些亲美或反华的言论而被网友们骂和攻击。他曾经因为在音乐界中说出一些轻视或挑衅的言论而被同行们冷落和反击。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高晓松出面回应《罗刹海市》,可能是因为他真的喜欢刀郎的音乐,也可能是因为他想借此蹭热度。
- 高晓松问自己是哪个动物,可能是因为他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哪个动物,也可能是因为他故意装傻,想要引起别人的好奇和同情。
- 高晓松想与刀郎和解,还是想与刀郎对抗,可能取决于刀郎的态度和反应。如果刀郎愿意接受高晓松的友好示意,那么高晓松可能会与他达成和解。如果刀郎继续对高晓松进行讽刺和攻击,那么高晓松可能会与他展开对抗。
总之,高晓松的回应是一种典型的高晓松式的做法,既有他的个人风格,又有他的商业目的。他用这种方式来应对《罗刹海市》这首歌,也许是他认为最合适和最有效的方式。无论如何,他都成功地让自己再次成为了公众的焦点,也让这首歌更加引人关注。这对于他和刀郎来说,都是一种宣传和推广的手段。而对于网友们来说,也是一种娱乐和消遣的方式。